%0 Journal Article %T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对《红楼梦》和《雷雨》悲剧品质的存在论解读<br> %A 杨经建 %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D 2015 %X 摘要  从存在论视野可以发现,《红楼梦》和《雷雨》在悲剧性品质上的贯通和接续,意味着其经典性和现代性的完美衔接和传承。这种衔接和传承首先体现为生命过程中的时间性悲剧,两部作品都叙写了由时间之惑导致的个体存在的焦虑,并通过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审美体悟,彰显出对宇宙生命境界的向往。其次体现为生存状态的空间性悲剧,两者都从一种天理人伦的秩序象征体内,或一种强大而坚固的“边缘处境”中追问人的本真性存在是否可能。最后体现为存在方式的本源性悲剧,这是一种海德格尔的“此在”“被抛入世”的生存情境,两位作者一方面写出了“结构人质”的悲剧性沉沦,另一方面描绘了“槛外人”“向死(终结)而在”的悲剧性超越。<br> %K 《红楼梦》 %K 《雷雨》 %K 存在论悲剧< %K br> %U http://jnxb.jnu.edu.cn/skb/CN/abstract/abstract14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