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我国目击证人辨认制度的完善:从吸纳新近科学研究成果切入<br>The Reformation of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New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 黄士元 %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D 2018 %X 摘要 当前关于目击证人辨认的研究成果看似零散无序,却大致可以用两个科学原理(期望效应和相对判断)予以解释。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质量上乘,还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很高程度的共识。根据这些共识,为了使辨认结果更为可靠,辨认应采用双盲程序,应避免不适当地突出嫌疑人,应在辨前告知目击证人“罪犯可能不在被辨认者之中”、“无论是否指认出罪犯,侦查都会继续进行下去”,辨认笔录的记载应更为全面,辨认过程应录音录像,辩护律师应有权在辨认过程中在场。我国的规则制定者和司法实务人员应熟悉已有研究成果,并根据已有扎实科学基础的研究结论完善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br> %K 目击证人辨认 %K 科学研究成果 %K 期望效应 %K 相对判断 %K 司法实践< %K br> %K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K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K expectancy effect %K relative judgment %K judicial practice %U http://jnxb.jnu.edu.cn/skb/CN/abstract/abstract27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