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历史·范式与意义:战后美国中国学研究省思<br>History, Paradigm and Significance: Reflections on the Studies on China in the Post-War American %A 何飞 %A 郭文亮 %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D 2018 %X 摘要 从研究历史、范式转换和研究意义等三大方面试图从整体上对战后美国中国学研究进行再研究和述评。战后美国中国学研究历史大致可分为奠基时期、十年发展时期和全面发展时期三大阶段,其间历经“西方中心观”到“中国中心观”再到“后现代主义”两次研究范式转换,预示着中国学研究视角和思维的两次重大跃变。美国中国学对中国认识中国自身具有启示和互鉴作用;对加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参照作用;反哺和检验西方理论自身,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社科共同体和一般性知识体系的存量式深化与增量式发展;有利于加深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和研判,助益中美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做好“田野考察”和国际视野开拓的本土中国研究与海外中国学研究要积极对话交流互动,如是将会结出更富有学术生命力的果实。<br> %K 中国学 %K 历史 %K 方法 %K 美国学界< %K br> %K Chinese studies %K history %K method %K american academic %U http://jnxb.jnu.edu.cn/skb/CN/abstract/abstract28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