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论海外中国非虚构诗学传统命题研究的源与流<br> %A 陈小亮 %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D 2016 %X 摘要 中国诗学“非虚构”传统的理解和设想较早由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提出,继此之后,西方汉 学界宇文所安、余宝琳等学者或从西方隐喻与中国诗学中“类”“比”“兴”术语的比较中阐发,或从中西文学 批评、文学理论传统的比较中总结非虚构诗学思想或主张,其中以宇文所安和余宝琳的非虚构诗学研究最具 代表性。除主要观点大体一致外,两位学者的研究在宇宙论、诗思方式和接受传统三方面都存在局部分歧, 凸显出中国非虚构诗学传统命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非虚构诗学传统命题作为西方诗学虚构传统的反动, 更多是出于中西诗学的比较策略,若不回到历史语境中考察自然会有不确之处。<br> %K 非虚构 %K 隐喻 %K 类 %K 接受< %K br> %U http://jnxb.jnu.edu.cn/skb/CN/abstract/abstract15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