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从“故国”到“新朝”――明清之际桐城士人的地方自觉与国家认知<br>- %A 李立民 %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 2017 %X 明清易代之际,国家形象在桐城士人中经历了裂变与重建。明末桐城社会战事频仍,桐城士庶在时局动荡中,结成了“地方共同体”,表现出了强烈的地方保护意识。而国家在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的过程中,由于权力的腐败,未能起到保护地方社会的作用,反而在战略战术、军饷等问题上,与地方社会产生了利益纠葛,从而更强化了桐城士人的内聚力,最终使有明一代的国家形象不断在士人中被弱化、瓦解。当明清易代完成后,清廷并没有强制消弭士人的这种地方自觉,而是通过制度性的建构使之逐渐植入了“新朝”的权威,“新朝”的国家形象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重建。桐城士人在从“故国”到“新朝”的历史进程中,折射了古代地方士人与中央王朝变革互动的一个思想史面相。<br> %K 桐城士人 %K 地方自觉 %K 明末清初 %K 国家认知< %K br> %U http://ahdxzsb.paperopen.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7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