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德译《中国童话》与《西游记》学术探究 German Version of The Chinese Fairy Book and Academic Research of Journey to the West %A 王燕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D 2017 %X 摘要 1923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一文中提出孙悟空形象来自印度神猴哈奴曼,这是20世纪孙悟空形象研究的一大突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根据1914年出版的德译《中国童话》,最早将孙悟空与哈奴曼联系在一起的并非胡适,而是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同时,胡适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童话小说”,这一观点与卫礼贤的相关论述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卫礼贤的学术观点在《西游记》研究史上具有开启先河的重要意义。只是由于胡、卫二人“个人才性”的不同,以及当时中西方“文化转向”的差异,致使胡适在发表相关观点时,没有彰显卫礼贤的学术贡献。<br> %K 胡适 %K 卫礼贤 %K 孙悟空 %K 哈奴曼 %K 童话小说 %K Hu Shi %K Richard Wilhelm %K Sun Wu Kung %K Hanuman %K fairy tale novel %U http://xuebao.ruc.edu.cn/CN/abstract/abstract127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