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硬化蛋白在内翻畸形膝关节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 %A 姜亚飞 %A 朱力波 %A 王聪 %A 程飚 %A 陆海明 %A 马金忠 %J - %D 2017 %R doi:10.7507/1002-1892.201610082 %X 目的 比较内翻畸形膝关节骨关节炎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中硬化蛋白表达差异,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意义。 方法 取 2015 年 3 月—10 月 20 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内翻畸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自愿捐赠的胫骨平台标本。其中,男 8 例,女 12 例;年龄 61~78 岁,平均 67.8 岁。病程 2~5 年,平均 3.2 年。术前均摄膝关节 X 线片,测量内翻角为 12.0~25.5°,平均 17.6°;Kellgren-Lawrance 分级:Ⅲ级 5 例、Ⅳ级 15 例,均以内侧间室病变为主。取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行 Micro-CT 检查,比较骨结构变化差异;测量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硬化蛋白以及 sost 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Micro-CT 显示,与外侧软骨下骨相比,内侧软骨下骨骨量增加,孔隙减少;内侧软骨下骨 BV/TV、Tb.N、Tb.Th 较外侧显著增高,SMI、Tb.Sp 较外侧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内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中 sost 基因表达为 1.000,外侧为 4.157±2.7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40)。内侧软骨下骨中硬化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为 7.20%±0.04%,较外侧软骨下骨(52.00%±0.19%)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4,P=0.005)。 结论 内翻畸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内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成骨增加,硬化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促进骨重塑、加重膝内翻畸形的一个重要因素 %K 骨关节炎 %K 软骨下骨 %K 骨重塑 %K 硬化蛋白 %U http://www.rrsurg.com:80/article/10.7507/1002-1892.2016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