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12-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流感病原学分析<br>Etiological analysis on surveillance data of influenza in Putuo district in Shanghai, 2012-2013 %A 李芳 %A 唐海丰 %A 李晓君 %A 李勇 %J 现代预防医学 %D 2015 %X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评价流感检测方法并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t Like Illness,ILI)采集鼻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毒株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型别和亚型鉴定。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1 707例,其中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49例,总检出率26.30%,其中BV(B型Victoria系)、BY(B型Yamagata系)、甲型H3、甲型H1N1分别占总检出率的25.84%、6.68%、66.37%、7.31%。上海市普陀区流感流行高峰期为冬季和春季,不同年龄组之间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2,P<0.001),5岁~年龄组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男性和女性对流感病毒的易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643);B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分离培养敏感性最好。结论 流感监测工作应重点关注季节性H3和甲型H1N1流行时,加强流感病毒监测防控;5岁~年龄组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应特别加强中小学学校暴发监测;流感病毒不同型别在MDCK细胞培养中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探索。<br> %K 流感病毒 %K ILI监测 %K 流行特征< %K br> %U http://xdyfyxzz.paperopen.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