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11-2015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br>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 monitoring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Guangzhou,2011-2015 %A 刘静雯 %A 耿进妹 %A 陈纯 %A 张颖 %A 狄飚 %A 杨智聪 %A 谢华萍 %J 现代预防医学 %D 2017 %X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情况,了解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及其他肠道病毒的特征,为不同型别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各哨点监测医院的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及疑似暴发疫情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5年内共采集疑似及确诊病例的粪便、肛拭子或疱疹液等标本共12 108份,检测总阳性例数有8 922例(73.69%,8 922/12 108);2014及2015年发病率最高;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为35.19%,CoxA16和EV71混合感染112份。广州市每年的4~8月为手足口病的高发期,11月开始又形成一个小次高峰。0~5岁组确诊为手足口病患者的人数最多,共4 262例,该年龄组中EV71、CoxA16的男性患者均比女性多。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2011-2012,2013-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但在2012-2013,2014-2015年,同样在手足口的高发季节,EV71和CoxA16相比其他年份均出现下降,而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结论 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每年的4~8月,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EV71和CoxA16仍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在高发期还要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的检测,掌握病原的流行规律,以分析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br> %K 手足口病 %K 肠道病毒 %K 病原 %K 流行病学特征< %K br> %U http://xdyfyxzz.paperopen.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