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08—2014年北京市子宫颈癌筛查数据分析<br> %A 高丽丽 %A 沈洁 %A 张月 %A 韩历丽 %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D 2017 %X ?目的?通过分析2008—2014年北京市以宫颈细胞学作为初筛方法行子宫颈癌筛查数据,了解北京市子宫颈癌筛查效果及存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个案信息系统中2008—2009年(第一周期)、2011—2012年(第二周期)、2013—2014年(第三周期)18个区县上报的子宫颈癌筛查数据。结果?第一、二、三周期的筛查覆盖率分别为19.2%(728 704/3 787 748)、18.8%(495 814/2 630 818)和 15.4% (467 863/3 032 690);宫颈细胞学阳性(≥ASCUS)检出率分别为2.3%(16 587/728 704)、2.0%(10 095/495 814) 和2.2%(10 073/467 863),其中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检出率由第一周期的70.4/10万 (513/72 870)增至第三周期的224.2/10万(1 049/467 863),增加了218.5%;早诊率由第一周期的92.0%(552/602)增至第三周期的97.1%(1 061/1 093),增加了5.5%;第一周期宫颈癌检出率最高(12.2/10万,89/728 704),第二、三周期为7.5/10万(37/495 814)和9.4/10万(44/467 863)。结论?北京市三个周期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早诊率逐渐提高,减少了子宫颈癌的发生,但也存在筛查覆盖率、宫颈细胞学检出率不高等问题。<br %K 子宫颈癌筛查 %K 子宫颈癌 %K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K 防治 %K < %K br> %U http://www.obgyncn.com/CN/abstract/abstract86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