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个别前牙反牙合的三维数字化分析 %A Juha Eerik Varrela %A 原福松 %A 岳江 %A 李成皓 %A 王旭 %A 王郁 %A 章晶晶 %A 葛立宏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D 2018 %X 摘要: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牙合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的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2构建三维重叠模型,利用Imageware 13.2软件测量反牙合的上、下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的覆牙合、覆盖进行测量。应用铜丝测量法直接测量上、下颌牙弓弧长,相应的牙冠宽度(未萌出的恒牙按照X线片法预测牙冠宽度)减去牙弓弧长计算上、下颌牙弓的拥挤程度。使用SPSS17.0 软件对同一患儿的术前、术后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测量指标的术后改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符合正态分布,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疗程为(5.6±2.7)个月,矫治过程中,上、下切牙在三维位移上均主要表现为唇倾(P<0.001、P=0.025)。经过萌出诱导矫治器的治疗,覆牙合减少了(1.01±0.9) mm (t=-3.531,P=0.0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前、术后覆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71,P=0.460)。上颌拥挤度减少了(1.9±0.99) mm (t=-6.042,P<0.001),下颌拥挤度减少了(1.9±0.74) mm (t=-8.14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混合牙列期个别前牙反牙合,同时有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排齐牙齿的作用 %K 混合牙列期 %K 个别前牙反牙合 %K 萌出诱导矫治器 %K 三维测量分析 %U http://xuebao.bjmu.edu.cn/CN/10.3969/j.issn.1671-167X.2018.0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