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教养方式与外化行为双向影响的追踪研究<br>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A 赵德刚 %A 侯金芹 %A 江兰 %A 陈祉妍< %A br> %A ZHAO Degang %A HOU Jinqin %A JIANG Lan %A CHIN Zhiyan %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 2017 %R 10.13718/j.cnki.xdsk.2017.06.013 %X 采用两个样本分别追踪父/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父/母亲教养方式采用爱荷华青年和家庭量表,由父/母亲自评测得;外化行为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由学生自评测得;同伴关系由同伴提名获得。结果表明:父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i>β</i>=-0.15,<i>p</i> < 0.01;<i>β</i>=-0.28,<i>p</i> < 0.001),母亲的是单向的(<i>β</i>=-0.28,<i>p</i> < 0.001);两者在不同同伴关系之中差异显著(父亲△<i>χ</i><sup>2</sup>=163.00,<i>p</i> < 0.001;母亲△<i>χ</i><sup>2</sup>=185.95,<i>p</i> < 0.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外化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同伴关系对两者的调节作用显著;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补偿父母缺乏监控、缺乏说理、严厉体罚的消极作用。总之,监控、说理、民主父母教养方式和良好的同伴关系共同决定青少年以后长期的社会适应。<br %K 同伴关系 %K 外化行为 %K 教养方式 %K 青少年 %K 双向影响 %K 交叉滞后回归< %K br> %U http://xbgjxt.swu.edu.cn/jsusse/html/2017/6/201706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