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洋空间的嬗变:新加坡华人庙宇的多元杂义性<br>Synthetic Religious Space in Southeast Asia: On Comprehensiveness of Chinese Temple in Singapore %A 袁忠 %J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 %D 2017 %R 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6.009 %X 位于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华人庙宇众多,是中国内陆文明和东南亚海洋文明互动的产物。和中国传统庙宇相比,它从实体艺术到空间活动都发生了许多变迁,出现本土化的现象,审美空间、信仰行为和活动项目多种多样,意义与价值混杂,形成多元杂义的综合性特征。其多元杂义性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即场所杂揉化、神祇本土化、艺术南洋化、活动多向化、功能时代化。精神的凝聚性、神圣的宗教性、民俗的集成性、人文的社区性、地方经济的推进性是新加坡华人庙宇至今不辍的特点。<br %K 南洋 %K 新加坡 %K 空间 %K 华人庙宇 %K 多元杂义 %K < %K br> %K Southeast Asia %K Singapore %K space %K Chinese temple %K comprehensiveness %U http://222.16.4.149/skb/CN/abstract/abstract94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