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色氨酸碳点的合成及在细胞生物学成像中的应用<br>Preparation and Cell Biology Imaging with Tryptophan Carbon Dots %A 唐秋玲 %A 赵晓欢 %A 杨明锡 %A 潘佳慧 %A 李格格 %A 孟阳 %A 王柳然 %A 于维先< %A br> %A Tang Qiu-Ling %A ZHAO Xiao-huan %A YANG Ming-xi %A PAN Jia-hui %A LI Ge-ge %A MENG Yang %A WANG Liu-ran %A YU Wei-xian %J 口腔医学研究 %D 2017 %R 10.13701/j.cnki.kqyxyj.2017.11.020 %X 摘要 目的:利用碳点标记不同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下碳点的多色荧光特性,达到观察不同细胞的成像特点。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色氨酸碳点,用TEM、FT-IR、荧光光谱仪对碳点进行表征。采用MTT法检测碳点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成像效果,以确定碳点最佳成像浓度。选择最佳浓度的碳点分别与上述3种细胞共培养24 h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成像特点。结果:TEM下观察制备的碳点为球形颗粒,粒径约为3.35 nm;FT-IR显示碳点的分子结构仅由碳、氧、氢和氮元素组成。荧光光谱显示碳点在不同激发波长下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具有激发依赖性。MTT结果显示当碳点浓度在400 mg/L时,RAW264.7细胞活性达67%,MC3T3-E1细胞活性达79%,L929细胞活性达89%,表明碳点进入细胞内部并不会明显影响细胞活性。成像结果显示,在488 nm和543 nm激发波长下,3种细胞均可以呈现绿色和红色的荧光图像,RAW264.7和L929荧光区主要集中在细胞膜和细胞质,而MC3T3-E1整个细胞都具有荧光,表明碳点可能部分进入细胞核中。结论:制备的碳点对细胞成像效果好,且能够使细胞具有多色荧光,对直接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形态和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K 荧光碳点 %K 细胞 %K 生物学成像 %K < %K br> %K Carbon dots %K Cell %K Biological imaging %U http://manu45.magtech.com.cn/Jwk_kqyxyj/CN/abstract/abstract11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