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战国诸子著作的“三言”模式及其孔子形象的“重言”意味 Three Word Style in the Thinkers' Work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Confucian Randomness %A 孙董霞 %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 2016 %X 《庄子》称其文由"寓言、重言、巵言"构成。其实战国子书大都具有《庄子》所说的"三言"模式。只是不同的子书中,三言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诸子三言之体其实在史传文学中也有对应的形式。这是因为,诸子著作与史传文学一样都受到史官文化的影响。在战国子书中,有一个不约而同的倾向,就是孔子或多或少是作为"重言"的角色出现的。战国诸子大多借孔子故事和孔子之言以自重,或者让孔子成为其学说的代言人。这是因为,孔子在战国时期已极具影响力。同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儒家学派又是争鸣、论战的百家之一。孔子的这种二重身份使其在诸子著作中成为复杂多变的形象 %K 战国诸子 %K “三言”模式 %K 孔子 %K 重言 %U http://ldsk.cbpt.cnki.net/WKE/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3904936d-3205-42eb-a9ed-432c4e0670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