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泥石流排导槽槛后侵蚀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rosion after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nl ribs %A 刘曙亮 %A 游勇 %A 柳金峰 %A 赵海鑫 %A 孙昊 %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D 2016 %X 通过排导槽室内实验,探究了泥石流重度分别为13、15、17、19 kN/m~3,坡度分别为7°、10°、12°、15°、17°,肋槛间距分别为40、50、60、70、80 cm的情况下排导槽肋槛后部冲刷坑的纵横剖面形态、最大冲刷深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排导槽槛后冲刷坑的深度随泥石流重度的增大而减少,随排导槽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肋槛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且冲刷坑深度随重度、沟床坡度、肋槛间距变化的关系分别为二项式关系、线性关系、对数关系.肋槛后部侵蚀坑纵剖面可分为槛后冲刷区、冲淤平衡区和槛前回淤区3个部分,侵蚀坑横剖面具有凹形横剖面、震荡型横剖面、平缓型横剖面3种形态 %K 泥石流 %K 排导槽 %K 侵蚀剖面 %K 侵蚀深度 %U http://ldzk.cbpt.cnki.net/WKE/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9966f3ae-5913-4e12-860e-5038e082a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