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反抗型派性政治:一个农村派性竞争和派性博弈的解释框架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 2018 %X 本文以湖北省中部地区LG村派性政治为例发现,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并非村庄派性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寡头统治下的反抗型社会抗争成为LG村派性政治的核心要素。研究认为,反抗型派性政治起因于富人治村,形成于寡头政治。选举成为派性竞争和派性博弈的大舞台。在派性斗争中,派性充分利用群众进行维权抗争,针对对方贿选行为进行程序抗争,利用治理进行舆论抗争。反抗型派性政治具有目的抗争性、手段抗争性和策略抗争性三大内涵。在治理效果上,它具有伸张正义,抑制寡头政治;监督社区公共权力,促进公共权力民主运行和提高村民政治效能感三大作用,比其他类型的派性政治更为积极。反抗型派性政治作为农村基层的一种政治实践,让我们反思寡头政治的形成,并由此反思其带来的政治社会后果 %K 反抗型派性政治 %K 选举 %K 村庄政治 %K 富人治村 %K 寡头政治 %U http://njnydxxbskb.paperonce.org/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