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纳秒脉冲电场肿瘤电消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A 岑超 %A 陈新华 %A 郑树森 %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D 2015 %R 10.3785/j.issn.1008-9292.2015.11.13 %X 近年来,纳秒脉冲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但是其治疗的细胞学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在学术界存在各种假说和理论。研究证实,纳秒脉冲电场可以穿透细胞膜形成纳米孔,引起钙离子内流;也可作用于细胞内膜,引起内质网损伤、线粒体膜电位差的改变;进一步还可以损伤细胞微丝骨架,导致细胞形态的变化。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围绕纳秒脉冲电场对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介绍。</br> %K 肿瘤/治疗 %K 电穿孔 %K 辐射 %K 电离 %K 激光 %K 细胞/辐射效应 %K 综述< %K /br> %K Key words: Neoplasms/therapy Electroporation Radiation %K ionizing Lasers Cells/radiation effects Review %U http://www.zjujournals.com/med/CN/10.3785/j.issn.1008-9292.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