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边疆结构与“历史中国”认知边疆结构与“历史中国”认知 %A 袁 %A 剑 %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D 2016 %X 我原来做清代边疆史,现在在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工作,主要偏向中国西北和中亚这块。当然,从“边疆”到西北与中亚,这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古代中国的发展史,是边疆与中原关系进一步密切与稳固的历史,同时也是历代王朝治理能力与策略日臻完备的历史。我们看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发现,曾经有着不同颜色的历代疆域,到了清朝中叶平定准噶尔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颜色。清朝的大一统可以说实质性地奠定了当代中国版图的基础。与此同时,清廷对其东北、蒙古、新疆和西藏等诸边疆区域,又因其特殊的历史与地缘特征,实行具有差别化的治理方略,而这些治理方略又构成了清朝边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清代边疆内部多样性特征的认知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清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对当代中国的边疆治理提供了历史经验与启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认知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对于清之前中国历史的认知,因为这种区块化的边疆地域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历史中国边疆的基本划分模式与框架。</br> %U http://www.fdwkxb.fudan.edu.cn/CN/abstract/abstract16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