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冬前镇压和灌溉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A 蔡 %A 斌 %A 王法宏 %A 张 %A 宾 %A 冯 %A 波 %A 司纪升 %A 李升东 %A 王宗帅 %A 李华伟 %J 麦类作物学报 %D 2019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9.01.10 %X 为明确冬前镇压和灌溉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功能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2016-2017小麦生长季,对其进行冬前镇压+灌溉(C+I)、灌溉(I)和镇压(C)处理,以常规种植管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冬前栽培措施对冬小麦灌浆期土壤微环境、旗叶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及最终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C、I及C+I处理都可提高麦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可增加花后14~28 d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灌浆期旗叶最大光学效率(Fv/Fm)、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缓解旗叶SPAD、Fv/Fm、Pn和Tr在灌浆后期的下降,其中以C+I处理的效果最佳;灌浆中后期(花后21 d),CK条件下小麦植株旗叶部分叶绿体呈圆形,大部分基粒片层变形且排列紊乱,可见较多的亲锇颗粒,但C+I、C和I处理下叶绿体的破坏程度降低,较多的叶绿体呈椭圆形,单位面积内叶绿体数和叶绿体基粒数提高,基粒片层较CK清晰且排列紧密,亲锇颗粒数量减少,其中C+I和I处理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改善作用大于C处理。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前镇压+灌溉较单独灌溉或镇压更有利于改善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功能,缓解灌浆后期旗叶的衰老,促进小麦产量形成。 %K 小麦 %K 镇压 %K 灌溉 %K 光合特性 %K 叶绿体超微结构 %U http://mlzwxb.alljournals.ac.cn/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1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