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08-2016年四川省小麦区试品系品质分析 %A 郑建敏 %A 罗江陶 %A 李式昭 %A 万洪深 %A 杨漫宇 %A 李 %A 俊 %A 杨恩年 %A 蒲宗君 %J 麦类作物学报 %D 2017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7.04.12 %X 为了解四川省小麦品质育种进展,对四川省2008-2016年区试的130个品系(274个样品)的品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品质分类标准评价了供试四川小麦达标现状。结果表明,四川2008-2016年130个小麦区试品系的容重为789±34 g·L-1;粗蛋白含量为13.83%±1.69%,降落数值为238±93 s ,沉降值为38.4±11.7 mL,湿面筋含量为28.0%±4.4%,吸水率为57.0%±5.3%,形成时间为3.1± 2.5 min ,稳定时间为4.3±3.9 min,弱化度为126±51 F.U,粉质质量指数为57±42,评价值为45±13,最大抗延阻力为371±193 E.U,延伸性为172±28 mm,能量为84.4±40.7 cm,拉伸比值为2.33±1.31,硬度指数为57.1±9.1。其中,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变异系数高达89.99%和80.16%。年度间比较发现,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容重、降落数值、吸水率和硬度指数明显变化趋势。根据国家及省级品质评价标准,四川2008-2016年130个小麦区试品系中,均存在较大比例同一品系各项指标间强、中、弱筋层次交错不协调的现象,达标品系以中、弱筋小麦为主。总体而言,四川小麦品质改良趋向弱筋化。 %K 小麦 %K 品质 %K 育种 %K 相关系数 %K 标准 %U http://mlzwxb.alljournals.ac.cn/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4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