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镍离子对尖叶莴苣氮素吸收和生长生理的影响 %A 刘明月 %A 严逸男 %A 尚春雨 %A 陈 %A 露 %A 李家明 %A 钟凤林 %A 林义章 %J 西北植物学报 %D 2018 %X 以‘全年油麦菜’尖叶莴苣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3个浓度(0 mg·L-1、0.1 mg·L-1、1 mg·L-1)Ni2+在22.4 mg·L-1 N处理下对尖叶莴苣氮素吸收的生长及生理影响。结果显示:(1)尖叶莴苣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对照T1(0 mg·L-1 Ni2+、112 mg·L-1 N)相比,T2处理(0 mg·L-1 Ni2+、22.4 mg·L-1 N)对尖叶莴苣根系及叶片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植株鲜重、干重、根冠比、根系长度、平均直径、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根数、叶片表面积和体积在T3处理(0.1 mg·L-1 Ni2+、22.4 mg·L-1 N)下显著高于对照,T4处理(1 mg·L-1 Ni2+、22.4 mg·L-1 N)对尖叶莴苣根系及其叶片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其根尖数和分根数表现出一定抑制性。(2)随着Ni2+浓度的增加,尖叶莴苣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且均在T3处理下显著提高。(3)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尖叶莴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逐渐上升,胞间CO2浓度(Ci)逐渐下降,且T3处理叶片的Gs显著高于对照,其Ci最低,Pn最大。(4)施加Ni2+对尖叶莴苣有机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有显著影响,在T3处理下有机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SOD和POD活性显著提高。(5)T3处理尖叶莴苣根系中N及叶片中B和Ca含量较高;根系中Ni含量高于叶片,T3处理叶片中的Ni含量较低,Mg含量较高;植株体内Cu含量随Ni2+浓度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外源Ni2+处理能影响低氮条件下(22.4 mg·L-1 N)尖叶莴苣幼苗生长及生理状况,适宜浓度(0.1 mg·L-1)Ni2+可有效提高尖叶莴苣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施用量,促进尖叶莴苣根系和地上部叶片生长,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并提高净光合速率,进而改善植株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K 镍离子 %K 尖叶莴苣 %K 氮素吸收 %K 生长 %K 生理 %U http://xbzwxb.cnjournals.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11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