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回交重组自交系中SSⅢ 1、SBE3和PUL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A 许顺菊 %A 向珣朝 %A 康翠芳 %A 龙小林 %A 苏文丽 %A 杨博文 %A 吴家富 %J 西北植物学报 %D 2015 %X 该研究利用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Wxb)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Ⅱa基因(SSⅡ 3)均相同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和潜力恢复系CG173R为亲本,经过回交和多代自交,以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BC1F10代株系为供试材料,分析各株系的基因型组成及其蒸煮食味品质(ECQs)和RVA谱,以解析与品质相关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1)双亲在焦磷酸化酶大亚基基因(AGPlar)、分支酶基因Ⅲ(SBE3)、脱分支酶基因(PUL)、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Ⅰ基因(SSⅠ)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Ⅲ 1基因(SSⅢ 1)的基因位点存在差异。(2)SSⅢ 1、SBE3和PUL基因分别在BC1F10代株系中存在单基因分离,SSⅢ 1和SBE3基因、SSⅢ 1和PUL基因在BC1F10代株系中均存在双基因的分离。(3)不同基因型及其互作与蒸煮食味品质(ECQs)中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胶稠度(GC)以及RVA谱的部分特征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效应。(4)SSⅢ 1单基因只对AAC 有极显著影响;SBE3基因和SSⅢ 1基因互作对AAC有极显著影响,对峰值时间(PeT)、成糊温度(PaT)、GC有显著性影响;PUL基因和SSⅢ 1基因互作对PeT、PaT和回复值(CSV)有极显著影响,对最高粘度(PKV)、热浆粘度(HPV)、崩解值(BDV)、冷浆粘度(CPV)、消减值(SBV)、AAC和GC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Wxb和SSⅡ 3基因背景下,参与淀粉合成的微效基因SSⅢ 1与 SBE3和SSⅢ 1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水稻AAC,SBE3和SSⅢ 1的互作效应与PUL和SSⅢ 1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GC,PUL和SSⅢ 1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PaT,这些发现将对改良稻米品质和加快水稻优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K 水稻(Oryza %K sativa %K L.) %K 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 %K SSⅢ %K 1基因 %K SBE3基因 %K PUL基因 %U http://xbzwxb.cnjournals.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10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