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高寒草甸植物碳氮组成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A 全小龙 %A 乔有明 %A 段中华 %A 梁海东 %J 西北植物学报 %D 2015 %X 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soprime100,对采自黄河源区典型高寒草甸和人工改良草地的主要植物进行了碳、氮组成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富度测定,判断植物光合类型,探讨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富度对草地植被演替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58种主要植物碳元素含量在28.64%~51.55%之间,氮元素含量介于0.89%~4.04%,δ13C值变化范围介于-29.50‰~-24.69‰,δ15N值介于-4.57‰~8.32‰。(2)不同样地植物碳含量的大小顺序为人工草地(45.54%)>未退化草甸(43.18%)>轻度退化草甸(42.18%)>严重退化草甸(39.68%),氮元素含量顺序为未退化草甸(2.30%)>人工草地(2.28%)>轻度退化草甸(2.13%)>严重退化草甸(2.10%),表明草甸退化会引起植物碳氮含量的降低。(3)未退化草甸、人工草地、轻度退化草甸和严重退化草甸的δ13C值依次为-25.63‰、-26.57‰、-26.76‰和-27.91‰,δ15N值依次为-0.63‰、0.32‰、2.76‰和0.26‰。研究认为,黄河源区高寒草甸和人工改良草地的58种主要植物均属C3植物,没有发现C4和景天酸代谢(CAM)植物,低的年均气温可能是制约该区C4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植物δ13C值随草地退化程度加剧而逐渐降低,但δ15N值的变化无规律性趋势。 %K 高寒草甸 %K 稳定同位素 %K 碳氮成分 %K 黄河源区 %U http://xbzwxb.cnjournals.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82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