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福州野生蕉FeSOD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A 冯 %A 新 %A 徐 %A 蕾 %A 赖恭梯 %A 谢晓清 %A 林玉玲 %A 赖钟雄 %J 西北植物学报 %D 2015 %X 以抗寒性较强的福州野生蕉为材料,采用RACE和RT-PCR扩增得到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家族基因(FeSOD)的2个成员共4条转录本,分别命名为MuFSD1A(登录号JX844026)、MuFSD1B(登录号KJ786318)、MuFSD1B-variant1(登录号KJ786319)和MuFSD1B-variant2(登录号KJ786320)。MuFSD1A基因cDNA全长为1 277 bp,编码300个氨基酸;MuFSD1B基因cDNA全长为1 378 bp,编码260个氨基酸。基因结构分析表明MuFSD1B-variant1和MuFSD1B-variant2为MuFSD1B的可变剪接转录本。生物信息学和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MuFSD1A和MuFSD1B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但他们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蛋白结构等存在差异。序列比对分析发现MuFSD1A和MuFSD1B相似性仅为33.33%,但都具有保守的金属结合位点和FeSOD的特征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MuFSD1A和MuFSD1B聚在不同的分支中。qRT-PCR分析表明,低温诱导MuFSD1A基因的表达而抑制MuFSD1B基因的表达,且MuFSD1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说明该成员可能在香蕉抗寒中起主要作用。 %K 福州野生蕉 %K FeSOD家族基因 %K 可变剪接 %K 低温胁迫 %K 基因表达 %U http://xbzwxb.cnjournals.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5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