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自毒和森林凋落物化感作用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A 刘芳黎 %A 张 %A 越 %A 吴富勤 %A 杨 %A 柳 %A 龙 %A 波 %A 申仕康 %J 西北植物学报 %D 2017 %X 为了探讨立地条件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的种子萌发和种群自然更新的作用机制,该试验对大树杜鹃鲜叶、枯叶和植株冠幅下不同距离(0、2、5和10 m)的森林凋落物以及林下苔藓等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自毒与森林凋落物的化感作用对大树杜鹃种群自然更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大树杜鹃鲜叶和枯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但枯叶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率和萌发的抑制强度较小;而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随鲜叶浸提液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当鲜叶浸提液浓度为10% 时,种子萌发率仅为8%,表明大树杜鹃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2)大树杜鹃植株冠幅下不同距离的森林凋落物对其种子的萌发具有化感作用,但不同距离的影响不同;距离冠幅5 m的凋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在该距离下的凋落物浸提液浓度为2% 时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为77.33% 和21.35,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8.32%和20.5%。(3)大树杜鹃林下苔藓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认为,大树杜鹃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可能进一步影响其种群自然更新;森林凋落物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效应,推测立地条件可能会通过影响其种子萌发而进一步影响种群的自然更新。 %K 大树杜鹃 %K 自毒作用 %K 森林凋落物 %K 化感作用 %K 种群自然更新 %U http://xbzwxb.cnjournals.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61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