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 %A 鲁中义 %A 郭娟 %A 冯晓慧 %J 心理科学 %D 2017 %X 摘要: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法和纸笔测验法探究了卷入欺负行为儿童和未卷入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差异及其原因。实验1发现,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在不相容任务(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的反应时明显快于相容任务(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间接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卷入者在相容任务中的反应时明显快于不相容任务。实验2发现,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下方,而把不道德词放在上方;间接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卷入者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上方,而把不道德词放在下方。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所以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三者的隐喻联结(“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原因可能是他们对道德概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并且认知方式也不符合常规。</br>Abstract: %U http://www.psysci.org/CN/abstract/abstract99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