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我国中低产田的开发治理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P 27-34 %D 1991 %R 10.7621/cjarrp.1005-9121.19910208 %X 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广、潜力大,在目前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各项基本建设占用耕地总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加强中低产田的治理,提高耕地生产率,是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过去划分中低产田,是按各县市及全国农作物平均单产为指标划分:低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的为低产田,高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的为高产田。但这种划分方法只能得出“区”的概念,而不是“田”的概念,同时,全国用同一个指标不符合我国地域环境条件差异悬殊的特点。为便于制定中低产田区域开发治理规划和因地制宜的对不同类型中低产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在土壤普查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中低产区和中低产田的概念,并对中低产田进行了类型划分,指出中低产田治理的内容和措施。 %K 中低产田类型 %K 开发治理 %K 潜育化 %K 生产水平 %K 中低产区 %K 改土培肥 %K 主导方向 %K 障碍层 %K 粮食生产 %K 单产 %U http://www.cjarrp.com/zgnyzyyqh/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102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