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胃癌细胞mgc-803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分泌蛋白差异分析 %A 黄昊 %A 韩勇 %A 吴健 %A 田志华 %A 曲立科 %A 寿成超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D 2014 %X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系统比较5-氟尿嘧啶、紫杉醇及顺铂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的分泌蛋白表达谱,以期发现胃癌耐药相关分泌蛋白标志物,为临床选择有针对性的化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药物梯度诱导建立胃癌mgc-803耐药细胞株。从培养上清中收集mgc-803亲代及耐药细胞的分泌蛋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2-de)进行分离,通过pdquest7.1.0软件分析获得差异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鉴定,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差异蛋白在耐药细胞株和亲本细胞间m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结果:分别建立了对5-氟尿嘧啶、紫杉醇及顺铂耐药指数为110.6、70.0和13.3的耐药细胞株。顺铂耐药细胞对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5-氟尿嘧啶耐药细胞对紫杉醇均有较强的交叉耐药,前者耐药指数分别为23.5和114.0,后者为70.0。制备获得了耐药细胞培养上清的双向凝胶电泳蛋白组分图谱;经pdquest软件分析获得18个差异在2倍以上、3株耐药细胞培养上清中丰度均增高的蛋白点,其中13个得到了质谱鉴定,它们分别属于蛋白酶类、信号转导分子等。与亲本细胞相比,在mrna水平上,slmap、top3a、dync1h1、rhpn1、puf60和siah1在3种耐药细胞中皆有明显上调;ift172、filip在耐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细胞中上调显著;plvap、lmna在耐紫杉醇及顺铂细胞中表达有所升高,但在耐5-氟尿嘧啶细胞中升高不显著。在蛋白水平上的进一步验证发现,siah1在3种耐药细胞中的表达量及培养上清中的含量皆有升高。结论:本研究以胃癌细胞mgc-803为亲本细胞分别建立了针对5-氟尿嘧啶、紫杉醇及顺铂的耐药细胞株,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向电泳及蛋白质谱技术,整体展示了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的差异分泌蛋白,并发现siah1蛋白在耐药细胞总蛋白及培养上清中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其有可能成为研发胃癌血清耐药标志物的候选分子。 %K 胃肿瘤 %K 抗药性 %K 多药 %K 泛素蛋白连接酶 %K 蛋白质组学 %U http://xuebao.bjm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07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