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运动神经元病体外器官模型的建立 %A 刁增艳 %A 沈扬 %A 樊东升 %A 郑梅 %A 崔金琰 %A 孙阿萍 %A 宋德懋 %A 范少光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D 2005 %X ?目的:利用微孔膜器官型脊髓组织片培养的方法,加入适当剂量的线粒体功能抑制剂丙二酸钠,造成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从而建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体外器官模型.方法:取出生后6天的sd乳鼠的腰段脊髓冠状切片后将脊髓片置于微孔膜上进行培养,首先经丙二酸钠量效检测确定最佳丙二酸钠剂量.在培养第3天时加入适量的丙二酸钠,维持此浓度继续培养至第15天时结束培养,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行运动神经元及中间神经元计数.结果:经丙二酸钠量效检测后确定2mmol/l为最佳加入剂量(存活率为75%,p<0.01).造模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脊髓片内的运动神经元数目为每半侧(15.29±1.70)个,丙二酸钠组为每半侧(11.00±2.4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间神经元的数目略有减少,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微孔膜进行器官型脊髓片培养并加入2mmol/l丙二酸钠造成的此病理模型符合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特点,可重复性强,适用于als的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K 肌萎缩侧索硬化 %K 器官培养 %K 脊髓 %K 运动神经元 %U http://xuebao.bjm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7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