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原发性结直肠癌氟尿嘧啶代谢相关酶类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A 王华 %A 董培德 %A 张连海 %A 季加孚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D 2005 %X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代谢相关酶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2003年8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61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ts)、二氢胸腺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dehydrogenase,dpd)、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转移酶(orotat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oprt)的基因表达.结果:每种酶在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相比,ts和dpd表达近似.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oprt表达水平是非肿瘤组织中oprt表达水平的4.38倍(p=0.000),oprt的表达量在黏液腺癌中是最低的,在低分化腺癌中是最高的.肿瘤组织/非肿瘤组织oprt表达量的比值(toprt/noprt)与淋巴结转移(r=0.36;p=0.005)、脉管转移(r=0.26;p=0.041)和组织学分化(r=-0.33;p=0.009)具有相关性.结论:采用rt-pcr法检测三种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切实可行,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提示oprt可能是潜在的结直肠癌预后指标. %K 结直肠肿瘤 %K 胸苷酸合酶 %K 二氢胸腺嘧啶脱氢酶 %K 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K 氟尿嘧啶 %U http://xuebao.bjmu.edu.cn/CN/abstract/abstract98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