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锥形束ct在评价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区牙槽骨缺损中的应用 %A 周琳 %A 李巍然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D 2015 %X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评价治疗前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情况。方法:选取50名未经正畸治疗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成人组[30例,平均(22.9±4.2)岁]与青少年组[20例,平均(13.1±1.0)岁],其中成人组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低角组(9例)、均角组(11例)与高角组(10例),所有患者在相同参数条件下进行cbct扫描,在其cbct图像上诊断牙槽骨开窗与开裂的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双颌前突患者发生牙槽骨缺损的人数比为94.00%。所有接受检验的牙齿牙槽骨缺损发生率为38.60%。牙槽骨缺损绝大多数发生在唇侧(98.66%);牙槽骨开窗主要发生在上颌,而骨开裂主要发生在下颌。青少年组牙槽骨开裂(3.06%)及骨缺损(30.13%)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组的骨开裂(11.73%)及骨缺损(42.46%)发生率,p<0.05;而两组的牙槽骨开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骨开窗(22.22%)的发生率低于均角组(33.84%)和高角组(37.50%),p<0.05。牙槽骨缺损发生率最低的牙位为上颌中切牙。结论:双颌前突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即存在广泛的牙槽骨缺损,缺损的发生率受年龄、垂直骨面型等因素影响。 %K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K 错font-size:10pt %K ')"href="#">mso-bidi-font-family:宋体"> %K 牙槽骨质丢失 %K 双颌前突 %U http://xuebao.bjm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10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