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应用近红外血氧测定研究咬合垫对咬肌疲劳疼痛的影响 %A 姜婷 %A 黄冬旭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D 2013 %X ?目的:应用近红外血氧检测方法,连续即时地测定患者戴用咬合垫前、后持续强力咬牙时咬肌内的血氧含量,并和咬肌疲劳和疼痛发生的主观感受时间进行比较,分析肌疼痛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检测的关联,进一步探讨咬合垫是否能延迟持续负荷时肌疲劳及疼痛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双侧咬肌肌电活动协调的健康青年男性25人,按戴用咬合垫的种类不同分成以下5组:(1)空白对照,(2)1.5mm厚软质咬合垫,(3)2mm厚硬质咬合垫,(4)4mm厚硬质咬合垫,(5)假性咬合垫。在最大咬合力的30%时持续强力咬牙并应用近红外血氧参数无损检测仪连续测定咬肌血氧变化,记录咬肌出现疲劳和疼痛的时间,并和血氧变化比较探讨其相关性。在咬合垫戴用即刻、戴用1周、戴用2周、摘下即刻、摘下1周、摘下5周重复以上检查。结果:测得的咬肌疲劳出现时间、咬肌疼痛出现时间、疼痛耐受时间的可重复性高,3次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氧含量变化曲线中存在曲率的突变点,又称“拐点”,而这一点和咬肌疼痛出现的时间非常接近,时间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戴用前相比,所有咬合垫组戴用1周内疲劳和疼痛出现时点均提前,1.5mm软质咬合垫组戴用2周后疲劳和疼痛出现时点分别延迟2.75s和8.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硬质咬合垫组没有显示对疲劳和疼痛的延迟作用。结论:近红外血氧测定可以连续无损地监测咬肌代谢情况,有望成为能反映咬肌疲劳疼痛出现时点的有效手段;软质咬合垫有助于延迟持续咬牙时咬肌的疲劳和疼痛出现时间。 %K 血气监测 %K 经皮 %K 咬肌 %K 肌疲劳 %U http://xuebao.bjm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06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