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微球的制备及性质评价 %A 萨尔阿 %A 卢晓静 %A 崔代超 %A 关海涛 %A 吕天石 %A 张水生 %A 闫子光 %A 宋莉 %A 邹英华 %A 范田园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D 2014 %X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型微球的制备和体内、外性质。方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乙烯醇丙烯酸(polyvinylalcohol-acrylicacid,pva-aa)微球,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阿霉素的离子交换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物性分析仪分别考察空白及载药微球的形态、结构以及弹性性质,通过t型装置对载阿霉素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以家兔右颈外动脉为栓塞模型,评价微球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效果。结果: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va-aa微球外观透明、形态圆整;红外光谱证实了pva和aa的聚合交联;20min的载药量为(20.56±0.69)g/l,阿霉素包封率达82.22%±2.76%,6h的载药量为(23.25±0.27)g/l,阿霉素包封率达93.00%±1.06%,载药后的微球呈红色;pva-aa微球载药前后的杨氏模量分别为(178.30±12.33)kpa和(213.29±15.61)kpa(1mmhg=0.133kpa),载药前后均具有良好的抗形变能力,压缩形变至97%时仍未破裂;载阿霉素的微球在去离子水中不释放药物,在磷酸缓冲液中缓慢释放药物,24h的累积释放量为10.32%±0.47%。0.3ml空白微球注入家兔颈外动脉后,可成功地实现末端栓塞。结论: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微球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经动脉化疗栓塞剂。 %K 阿霉素 %K 微球体 %K 化学栓塞 %K 治疗性 %K 离子交换 %U http://xuebao.bjm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08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