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同类意识”在中国的历史考察 %A 陈树德 %J 社会学研究 %P 93-100 %D 1994 %X “同类意识”最先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引进,为资产阶级革命作舆论准备。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阶级意识”即成为“同类意识”的对立面。东方文化(玄学)派认为,中国未尝存在“阶级意识”,应该日求扩大“同类意识”——内圣(心性)之学,力主走儒家资本主义之路;西化(科学)派倡导走欧美工业化之路,马克思主义者则以造就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为己任;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矛盾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但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却把重点放在生产方式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方面,对其作为物质内容的生产力则有所忽视,由此而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阶级意识”几成“社会意识”,最终导致十年浩劫。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不应片面强调“阶级意识”,而应广泛运用“同类意识”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K 同类意识 %K 阶级斗争为纲 %K 阶级意识 %K 当今改革 %K 舆论准备 %K 内圣 %K 物质内容 %K 儒家传统 %K 外王 %K 精神生活 %U http://www.shxyj.org//Magazine/show/?id=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