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 %A 折晓叶 %J 社会学研究 %P 1-28 %D 2008 %X 本文依据作者近10余年来对中国东部和南部较发达地区村庄的实地调查资料,探讨当下中国农民在本土非农化压力、城市化暴力和工业私有化境况下采取的博弈策略,尤其关注其中新出现的合作机制再生发的意义。在中国当下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体制条件下,当农民面对不确定的生存和保障前景时,会坚持固守一条独特的公正底线——"转换生计,持续保障"。这种公正观具有其坚实的草根基础。农民所采取的基本策略是运用"韧武器"——一种既柔软又坚实的武器,即采取非对抗性的抵制方式,选择不给被"拿走"(剥夺)的机会的做法,并借助于"集体(合作)力"的效应,使他们面临的问题公共化,从而获得行动的合法性。 %K 韧武器 %K 非对抗性抵制 %K 互惠式交换 %K 合作 %K 参与 %K 保障 %U http://www.shxyj.org//Magazine/show/?id=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