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柳属植物特性及其在污染底泥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A 杨天雪 %A 何春光 %A 罗文泊 %A 王天驰 %A 盛连喜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837-841 %D 2015 %R 10.3724/SP.J.1145.2015.01046 %X 污染底泥具有处置困难、污染严重并可引起上覆水体二次污染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等特点,植物修复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对环境扰动少、易于被公众所接受的污染修复方式,柳属植物因具有生态幅宽以及易繁殖、生长快,尤其是较禾本科植物更加适合污染底泥修复的生物学特性,被选作植物修复材料而倍受关注.本文在介绍和分析柳属植物特性及其环境适应力的生态学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其对污染物的修复方式与机理,包括植物萃取(phytoextraction)、植物转化(phytotransformation)、植物固定(phytostabilization)、植物降解(phytodegradation)和植物挥发(phytovolatilization)等.进一步详述柳属植物在底泥修复中应用的国内外进展,在累积重金属、降解有机物和改变底泥性质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说明其对污染底泥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最后结合目前柳属植物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和应用实践,建议未来应更注重野外试验、延长试验周期、开展修复植物群落优化配置的研究等. %K 柳属植物 %K 植物修复 %K 污染底泥 %K 生物学特征 %K 修复潜力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