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转双价抗真菌病害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A 周琳 %A 束长龙 %A 黄文坤 %A 朱延明 %A 宋福平 %A 张杰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509-514 %D 2010 %R 10.3724/SP.J.1145.2010.00509 %X 采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转chi+rip(几丁质酶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双价抗真菌基因大豆转基因g0431以及其亲本非转基因大豆黑农35种植后的根部土壤可培养细菌(含芽胞杆菌、产荧光假单胞菌)、真菌、放线菌进行平板计数及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根部土壤可培养细菌(含芽胞杆菌和产荧光假单胞)、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并无显著差异;此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变化是造成根部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同一时间内转基因g0431和黑农35根部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之间并无显著不同.在大豆的整个生长期内,根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为5.32~5.37,群落分布均匀度指数为0.91~0.95;根部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为4.78~4.91,群落分布均匀度指数为0.81~0.89.以上结果说明,几丁质酶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双价基因的导入并没有对大豆根际可培养细菌(含芽胞杆菌和产荧光假单胞)、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图4表2参22 %K 转基因大豆 %K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K 土壤微生物 %K 群落结构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9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