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电子鼻znooseetm构建棉花挥发物指纹图谱及被害棉花挥发物释放节律分析 %A 潘洪生 %A 赵秋剑 %A 赵奎军 %A 张永军 %A 吴孔明 %A 郭予元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468-473 %D 2010 %R 10.3724/SP.J.1145.2010.00468 %X 采用电子鼻znooseetm对棉花植株常见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每类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指数,构建棉花植株常见挥发性化合物特征谱库.采集棉铃虫幼虫取食诱导棉株挥发性化合物,利用电子鼻构建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株的指纹图谱.比对健康棉株与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株的色谱图及指纹图谱发现,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株的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均比健康棉株的多,而且未去除棉铃虫幼虫的危害处理与去除棉铃虫幼虫的危害处理相比,被诱导挥发物的含量显著升高.通过电子鼻实时监测棉花植株各处理β-蒎烯、β-月桂烯等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节律.结果显示,当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株2h后,β-蒎烯的释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β-月桂烯在棉铃虫幼虫危害2h的释放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在棉铃虫幼虫危害24h释放量显著增加.6~8hβ-蒎烯和β-月桂烯分别达到各自最大释放量,随后缓慢回落,但仍然保持较高释放水平.图3表1参24 %K 电子鼻 %K 指纹图谱 %K 棉花 %K 植物挥发物 %K 释放节律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9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