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微氧折流反应器启动过程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A 叶飞 %A 吴胜军 %A 黄培 %A 肖艳 %A 王雨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407-413 %D 2014 %R 10.3724/SP.J.1145.2014.08026 %X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构建克隆文库的方法,对微氧折流反应器启动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的运行,产甲烷菌丰度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由启动初期的30%左右逐渐上升到75%左右,出水ph也从初期的弱酸性到后期稳定在7.3左右.其中,微氧曝气的1#格室产甲烷菌基因丰度先由第一阶段的1580copiesng-1(s1a)下降到第二阶段的1355copiesng-1(s2a),最后稳定阶段又升高到2864copiesng-1(s3a).2#格室的产甲烷菌基因丰度表现出与1#格室类似的趋势,但是相比1#格室变化幅度小,3个阶段的产甲烷基因丰度依次分别为2024copiesng-1(s1b)、1970copiesng-1(s2b)、2282copiesng-1(s3b).处于厌氧状态的3#格室的产甲烷菌基因丰度随着反应器的运行逐步上升,稳定后达到最大,为3508copiesng-1(s3c).1#格室中,产甲烷优势菌由第一阶段的methanobacteriales目(占所得产甲烷菌序列群50%)变为第三阶段的methanomicrobiales目(80%).2#格室中没有明显的优势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相对稳定,隶属于methanomicrobiales目的产甲烷菌序列比例在3个阶段分别为36.4%、36.4%和30%.3#格室稳定运行后有60%的产甲烷菌序列群属于methanosarcinales目,成为优势菌.在反应器运行的不同阶段,2#格室的生物多样性均高于1#格室,3#格室的多样性在前两个阶段没有变化,而在第三阶段升高.因此,在启动过程中,微氧折流反应器不同格室产甲烷菌的基因丰度、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K 微氧折流反应器 %K 产甲烷菌 %K mcr基因 %K 群落结构 %K 克隆文库 %K 实时定量pcr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30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