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太湖梅梁湾水域蓝藻水华前与水华末期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A 奚万艳 %A 吴鑫 %A 叶文瑾 %A 杨虹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97-103 %D 2007 %X 摘要通过16srrna克隆文库研究了太湖梅梁湾2004年3月和9月表层水样中细菌组成的变化,发现在蓝藻水华前与水华末期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特别是最优势的细菌发生了很大变化.3月水样中的克隆子主要与bacteroidetes(42.7%)、β?proteobacteria(18.4%)、α?proteobacteria(16.5%)和actinobacteria(16.5%)相关,9月水样中的克隆子主要与cyanobacteria(28.8%)、β?proteobacteria(25.0%)、actinobacteria(17.3%)和α?proteobacteria(15.4%)相关.此外,在水华末期(9月)的细菌组成更为多样性,有11个类群;而未发生水华时(3月)的细菌组成只有7个类群.同相关研究比较发现,α、β?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均为太湖中的常见菌群,其分布较为广泛;而γ?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多出现于太湖的沉积物中,在水体中较少出现;属于bacteroidetes这一类群的浮游细菌在湖水中很丰富.所研究水域中发现的很多细菌的16srrna基因与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淡水生境,包括国外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和富营养湖中细菌的系统关系密切,还发现大量源于长江的克隆子,很少有与海洋中细菌相似的序列(除bacteroidetes门的成员外).图2表3参21 %K 关键词太湖梅梁湾 %K 富营养化 %K 细菌多样性 %K 16srdna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