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过程中小型兽类的生态位特征 %A 张美文 %A 李波 %A 王勇 %A 郭聪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177-185 %D 2012 %R 10.3724/SP.J.1145.2012.00177 %X 为了解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后的小兽群落状况,2003~2010年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后9种不同类型生境中小型兽类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调查.共布放64432夹日,捕获小型兽3066只,总的捕获率为4.76%,包括啮齿目10种和食虫目2种.小型兽类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以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最高,分别为0.8198和0.7656,为广生态位的种类;随后依次是臭?、东方田鼠、刺猬、巢鼠、黄胸鼠、小家鼠、黄毛鼠、针毛鼠,分别为0.6890、0.5737、0.5273、0.4828、0.3948、0.2897、0.2651、0.0985;社鼠和大足鼠最低,仅在1种生境中有捕获.从生态位宽度指数的季节变化看,黑线姬鼠、褐家鼠、东方田鼠和臭?在四季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均较高.从空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看,除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利用生境较广外,洞庭湖小兽群落可分为3个类群:栖息于环湖丘岗林地生境的社鼠、针毛鼠和黄毛鼠类群,以湖滩生境为主的东方田鼠、巢鼠和臭?类群,以及以村庄周围的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的家鼠类群.从生态位指标和捕获数量看,黑线姬鼠、东方田鼠和褐家鼠是当地需要重点关注的种类.东方田鼠种群数量高峰年份与低谷年份比,其生态位宽度以及与其它种类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较高,高峰年份东方田鼠冬季在双退垸出现,说明退田还湖已扩大了东方田鼠的繁殖基地,对东方田鼠种群发展有利,在种群暴发年份,易形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图1表5参23 %K 小型兽类 %K 啮齿目 %K 食虫目 %K 生态位 %K 退田还湖 %K 洞庭湖区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0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