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春季昌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摄食类群的空间分布 %A 孙小玲 %A 蔡庆华 %A 李凤清 %A 杨顺益 %A 谭路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163-169 %D 2012 %R 10.3724/SP.J.1145.2012.00163 %X 于2009年4~5月采集鄱阳湖支流昌江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研究其物种组成及其功能摄食类群的空间分布状况,并通过功能摄食类群组成评价昌江流域河流的生境状况.结果表明:四节蜉、宽基蜉、细蜉和多突癞皮虫为昌江的优势类群,其中四节蜉为昌江流域内4条支流共同的优势类群.冗余分析表明,昌江底栖动物主要受水体中总溶解固体和溶解氧的影响.收集者为昌江各支流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对昌江流域支流间功能摄食类群参数进行比较发现,指示物质循环方面的参数为昌江干流>北河>东河>大北河,指示物质的纵向输送能力方面的参数为大北河>东河>北河>昌江干流,指示沿岸物质的输入方面的参数为大北河>昌江干流>东河>北河.对各功能摄食类群参数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流量的增加会加速河流中沿岸凋落物的输入,水温的升高会加速凋落物的分解,进而会增加河流中有机碳和其他溶解物质的含量.图3表5参22 %K 鄱阳湖流域 %K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K 群落结构 %K 空间分布 %K 功能摄食类群 %K 生境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0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