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新疆盐渍土3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A 罗倩 %A 黄宝灵 %A 唐治喜 %A 来利明 %A 魏伟 %A 郑元润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96-104 %D 2013 %R 10.3724/SP.J.1145.2013.00096 %X 研究了新疆天山以北三工河流域自然生境下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琵琶柴(reaumuriasoongonica)、隐子草(cleistogeneschinensis)3种植被群落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差异,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总体活性、功能多样性的相关关系.采用biolog生态板检测了各微生物群落对31种单一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群落的微生物总体活性(awcd)(f=41.877,p<0.001)、功能多样性(shannon指数)(f=164.680,p<0.001)、丰富度(r值)(f=20.818,p=0.02)差异显著,其中梭梭植被下微生物群落的awcd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r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植被的微生物群落.土壤ph(相关系数=0.958,p<0.001)、土壤总碳相对含量(相关系数=0.718,p<0.05)与微生物总体活性(awcd)呈显著相关,对微生物碳源利用有重要影响,而土壤可溶盐总量、含水率则与awcd相关性不显著,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功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对于所研究的31种单一碳源,梭梭植被下微生物群落的利用情况也好于其他两种植被类型,对11种单一碳源利用情况较好,而琵琶柴、隐子草植被微生物群落分别则仅能对其中6种和5种碳源有较好的利用能力. %K 盐碱土 %K 荒漠植被类型 %K 土壤微生物 %K biolog %K 土壤碳源 %K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