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A 邸聪聪 %A 胡平 %A 胡章立 %A 陈辉蓉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1124-1131 %D 2014 %R 10.3724/SP.J.1145.2014.02029 %X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viablebutnon-culturable,vbnc)状态是指在一定环境胁迫条件下,一些不形成芽孢的细菌仅保留很低代谢活性但无法分裂,失去在培养基上形成菌落能力的状态.细菌的这一状态也可逆转而恢复生长形成菌落,称为复苏.自1982年这一状态被发现以来,已有60余种非芽孢菌被报道可进入vbnc状态,其中包括许多常见致病菌,从而给以菌落培养为基础的常规检测手段带来了挑战.目前vbnc菌研究领域仍以现象报道为主,对其形成条件、生物学特性、遗传机制等尚未完全了解.本综述重点介绍了近期关于vbnc状态与群体感应效应及环境应力机制相关的一些发现和假说,并简述了vbnc状态细菌在细胞形态结构、蛋白表达及毒性方面的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细菌中发现的与复苏过程相关的细胞复苏因子类似物等;揭示了vbnc作为适应机制在不同细菌种群中的普遍性存在及其与细胞间信号传导之间可能存在的密切联系;最后列举了用于vbnc细菌检测的新技术,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范围应从致病菌扩大到所有环境细菌. %K 诱导 %K 胁迫 %K 复苏促进因子 %K 休眠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