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藏高原东缘野生暗紫贝母形态特征对高山环境的适应 %A 徐波 %A 王金牛 %A 郭海霞 %A 石福孙 %A 吴宁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955-961 %D 2014 %R 10.3724/SP.J.1145.2014.04045 %X 通过分析海拔梯度、群落类型、群落盖度和生活史阶段4个变量对暗紫贝母形态特征的影响,探讨不同环境因子与生活史阶段对暗紫贝母形态特征的综合效应,并主要探究不同海拔梯度和生活史阶段其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显示:1)海拔梯度和生活史阶段对暗紫贝母株高、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且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2)各生活史阶段暗紫贝母形态特征对海拔梯度变化响应趋势相似,株高、鳞茎的横轴与纵轴长、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极显著(p<0.01)降低.3)暗紫贝母形态特征随其生长发育差异明显:株高随生活史阶段的增加极显著(p<0.01)增加,鳞茎横轴和纵轴长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随之极显著(p<0.01)减小.研究表明,暗紫贝母长期生长于严酷的高山环境中,在形态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适应策略.对这些策略的揭示无疑有助于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多年生高山草本植物变异的普遍规律,同时为名贵中药材“松贝”的最佳生长条件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图5表2参41 %K 青藏高原 %K 形态特征 %K 海拔梯度 %K 生活史阶段 %K 暗紫贝母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0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