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柿树被日本龟蜡蚧危害后挥发物的变化及其对红点唇瓢虫的引诱作用 %A 杨新根 %A 谢映平 %A 薛皎亮 %A 畅晓霞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215-219 %D 2006 %X 摘要研究了柿树(diospyroskakil.f.)受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usgreen)危害后,体内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对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的招引作用.y形嗅觉仪测定结果表明,瓢虫趋向受害枝叶的百分率为74.17%,明显大于趋向未受害枝叶的20.00%,t检验证明,二者间差异极显著;而受害轻微枝叶挥发物对红点唇瓢虫的诱导作用与未受害枝叶的诱导效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日本龟蜡蚧对柿树的危害可诱导树体挥发性物质发生改变,增加了对红点唇瓢虫的引诱作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发现,柿树未受害枝叶挥发物共有29种组分,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占92.98%;受害枝叶释放出的挥发物组分有32种,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到97.15%,另外减少了3种醇类化合物和2种烷烃类化合物,同时合成了8种新的组分,包括4种烃类、3种萜类和1种酮类.这些新合成的化合物极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对瓢虫的招引作用.本文揭示了柿树受日本龟蜡蚧危害后,诱导其挥发出对天敌昆虫有引诱作用的化学信息素,为进一步试验确定有效成分和人工筛选模拟引诱剂,开辟生物防治新途径提供了基础依据.图1表2参16 %K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 %K 柿树 %K 红点唇瓢虫 %K 挥发物 %K 引诱作用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