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温度胁迫方式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化学指标的影响 %A 洪美玲 %A 陈立侨 %A 顾顺樟 %A 刘超 %A 张璐 %A 李二超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818-822 %D 2007 %X 摘要为研究温度骤变在水生动物病害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材料,将环境温度从20℃突然升高或下降,然后在不同时间取样分析,从免疫学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温度改变方式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2h内将饲养水温从20℃升至32℃,然后在30min内降至20℃,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密度(dh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先升高后下降,6h时出现峰值,3d后趋于稳定,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则呈相反趋势;(2)在24h内将饲养水温从20℃降至8℃,其dhc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sod和cat先增加后下降,在d1出现峰值;而mda的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在d3出现峰值,但总的来说,mda的含量均高于0h处理组;(3)在24h内水温从20℃升至32℃,其sod和cat在温度变化6h后呈升高趋势,而后逐渐下降,dhc的变化无一定规律,但均明显低于0h处理组,mda的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温度胁迫使中华绒螯蟹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机体的氧化代谢失衡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图2参22 %K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K 温度胁迫 %K 超氧化物歧化酶 %K 过氧化氢酶 %K 丙二醛 %K 血细胞密度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