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椒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与多样性的分布特征 %A 田伟 %A 徐兆礼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358-365 %D 2015 %R 10.3724/SP.J.1145.2014.10003 %X 入海河口受到海水、淡水以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生境复杂,其区域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能表征入海河口的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强度.对2010年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椒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与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开展研究,并分别用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曲线比较法(abc曲线)探讨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程度.结果显示:椒江口海域3个季节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60种,其中多毛类和软体动物是该海域的主要类群.季节分布上,春季种类数、丰度、生物量以及各项多样性指数均明显低于夏季和秋季.最高丰度(187.11个/m2)和最高生物量(69.82g/m2)分别出现在夏季和秋季.空间分布上,底栖动物种类数、丰度、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各季均呈现近岸站位明显低于大陈岛附近站位的现象;夏季和秋季,生物量在s7和s8号站附近形成一个明显的高值区,其中s8在秋季生物量达到913.63g/m2;均匀度指数则分布较均匀.本研究表明,椒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与多样性的分布特征与多毛类的分布特点密切相关,多样性指数法和abc曲线法对群落受污染扰动程度的评价结果截然相反. %K 椒江口海域 %K 大型底栖动物 %K 多样性指数 %K 丰度/生物量曲线 %K 多毛类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