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森林凋落叶n、p化学计量特征及控制因素 %A 唐仕姗 %A 杨万勤 %A 王海鹏 %A 熊莉 %A 聂富育 %A 徐振锋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P 316-322 %D 2015 %R 10.3724/SP.J.1145.2014.10040 %X 建立中国森林凋落叶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数据库,分析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与主要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对预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已报道的中国森林凋落叶氮(n)、磷(p)浓度及其相关变量,探讨地理因素(纬度,lat)、气候因素(年平均气温,mat和年平均降水量,map)和叶特性(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对中国森林凋落叶n、p和n/p的影响.结果显示,n浓度和n/p随lat的升高而降低,p浓度随lat的升高而升高;n浓度和n/p随mat和map的升高而升高,而p浓度随mat和map的升高而降低;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n浓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树种p浓度比常绿树种高53%,而n/p比常绿树种低57%;相反,阔叶树种n浓度比针叶树种的高37%,而p浓度和n/p在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综上,中国森林凋落叶n、p及n/p受环境因素和叶特性综合影响,特别是气候因素对凋落叶p浓度和n/p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为预测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物质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 %K 凋落叶 %K 化学计量比 %K 地理因素 %K 气候因素 %K 叶特性 %U http://www.cibj.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10040